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然)3月27日下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工作部主任杨伟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青年学者张亮、中国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执行副理事长李鹏飞等一行8人来校交流。学校校长周慎,合作交流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会。会议由合作交流处处长阮谦主持。

交流会现场
校长周慎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他表示,学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定位,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牵头成立了三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汇聚行业内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聚焦智能装备研发与机器人技术应用场景创新,加速机器人技术在低空物流、智慧航运、水下作业等产业中的转化落地。机器人是引领未来的科技力量,学校希望加强与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的合作,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彰显使命担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工作部主任杨伟杰高度认可学校科研创新、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他表示,学校近年来在自主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大赛中屡次斩获佳绩,也已经形成了水下智能机器人等科研成果,具备了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业优势。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正在筹备成立中国机器人协会,本次走访交流,一是邀请学校参与优化协会组织架构,联合策划机器人创新赛事,同步构建“赛证融通”的培训认证体系,二是共同探索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执行副理事长李鹏飞表示,协会筹建期间将重点推进三大核心任务:一是构建应用、技术、人才"三位一体"标准体系,由用户端、行业协会、院校分别牵头制定应用规范、技术准则及人才培养标准;二是聚焦智慧教育、助老康养及特种应用领域,开展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场景创新;三是联合龙头企业,引入真实项目,搭建"运维管理-技能培训-资质认证"全链条服务,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分会愿全力协助、支持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产教融合方面的工作推进,以产教协同新范式为全国机器人行业标准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与会双方围绕中国机器人协会筹备、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展开了探讨和交流,初步达成了多项共识。
校长周慎感谢分会在中国机器人协会筹备期间来校调研,听取学校意见。他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师资优势,大力支持协会建设,积极参与协会工作,为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后期,双方可在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及行业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合影留念